欢迎来到小窗笔记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生 > 蔡文方:化作春泥更护花 内容

蔡文方:化作春泥更护花

选择字号: 大号 中号 发布时间:2018-12-03 20:45 | 作者:环境2018年9期/江镕 | 阅读次数:1710

提到公益,很多人恐怕首先想到的就是投入、热情、付出、奉献这些词汇。但是事实证明,光是壮怀激烈并不一定能建功立业,空有一腔热血也往往难敌现实残酷。

而真正要保證公益事业持续稳定,做大做强,需要的是经验、眼光、掌控、协调。所以当过企业老总、做过管理咨询、去过美洲取经、读过MBA的蔡文方成为NGO的掌门人之后,社会工作风生水起,个人情怀也不断彰显。

于蔡文方而言,在生命新的阶段里,公益如同一份感召,使她的价值取向从获取转为给予;公益也如同一场修行,让她的人生之路由喧闹回归安宁。

“采得百花成蜜后”“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这一次的出发里,蔡文方轻装上阵,却也负重前行,“轻”的是自我,“重”的是责任;在这一次的耕耘里,她安贫乐道、植根乡土,只为孩子们开朗的面庞、姐妹们舒展的笑颜。

放弃企业黯然神伤,远渡海外柳暗花明
公益事业
从小以来,蔡文方就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用她本人的话说:“自己还是很幸运的!”

当时刚刚“文革”结束,也适逢改革开放初启,蔡文方通过“择优录取”来到了湖南师大附中就读初中。那时班里的同学各个都是好苗子,而老师们也是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准备大干一场,所以学的不遗余力,教的干劲十足,学生水平突飞猛进。

在以优异的成绩高中毕业后,蔡文方轻松地考取了湖南大学,学习经济管理。要知道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这还是很时髦的专业,可谓是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潮流风向。

所以作为“弄潮儿”的蔡文方在毕业后就来到一家国企从事经济贸易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4年之后的1992年,她觉得时机已经成熟,毅然下海经商,创办了后来估值达到几十亿元的和氏璧化工集团(以下简称“和氏壁”)。

其后的10年中,在蔡文方的带领下,“和氏璧”从广州起步,不断向全国拓展,创立了多家分公司,在行业中确定了稳固和领先的地位,短短几年,就成了其细分领域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按照我原本的设想,会一直在公司干到退休,等年纪大了,也有了一定的积蓄,就投身公益事业,前半生努力工作,后半生回报社会。”回头来看自己当时的人生规划,蔡文方觉得就是这样简单,那时她也深信自己会按照这个轨迹一直走下去,平稳、畅顺。

但正所谓“计划不如变化快”,由于理念不同,渐渐地蔡文方和公司的其他管理者产生了很大分歧,互相争执不下,谁也不想让步,这一度令她十分纠结郁闷,感觉身心俱疲。于是在2002年的时候,她放下在国内的全部业务,带着年幼的女儿远赴加拿大,意欲逃离所有纷争。

“在没到加拿大之前,我以为在那里的生活会比较单调,毕竟没什么熟人,很多事情要从头开始。但是没想到那里的人们生活得都非常积极热情,社区、学校、各种团体,包括政府都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始我以为很多都带有商业性质,但后来发现它们竟然都是公益项目。”

蔡文方说,这彻底颠覆了她之前对公益事业的认识。在国内的时候,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都认为做公益就是大把砸钱,办一场慈善活动,嘉宾少则数十万,多则上百万、上千万地捐赠、筹款,之后也不会太多过问用途。

“可是在加拿大,筹多少款并不是问题,重要的是让大家都参与其中。比如我女儿的学校举办过一场Barbecue(烧烤大会),邀请家长参加,每个家庭都带来一些东西现场进行义卖,大家忙活了一下午,最终只筹到了2000多加元。这个金额虽然微不足道,但是却让100多位家长都能参与其中,更了解怎么配合学校进行教育,怎么引导孩子奉献爱心,蕴含的意义远大于款项的价值。还有一次是学校要筹建电脑教室,在当时电脑是一个新兴事物,很多老师都不太了解,学校的电脑也缺乏。但是消息一公布出去,马上就有家长响应,有的家长说我的公司里有电脑,可以先借来给大家学习;还有的家长说,我就是做IT行业的,熟悉软件,可以来当志愿者教大家操作。志愿服务的意识当时在加拿大的社会中已经非常普及了。”

所以正是在加拿大这种活跃、向上的氛围中,从身价上亿企业老总急速转变为籍籍无名家庭主妇的蔡文方,并没有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反而更加阳光、开朗。她带着女儿参加各种活动、广泛结交朋友,在大家的信任和认可下,她也成为了很多事情的牵头人,组织策划、协调管理能力都得到了充分发挥。

“不仅是我,当地的很多家庭主妇都特别有才干,和想象中无所事事的状态根本不同。大家每天都很忙碌,也很快乐,参与公共服务的机会非常多,这样在孩子大一些她们能够重返职场的时候,完全不会有不适感,很快就能投入到工作中,这点也值得很多国内的全职妈妈学习借鉴。”

在加拿大的4年里,蔡文方一边行走、一边体会、一边思考,她的公益理想也从云端落到地面,渐渐清晰。她开始明白,公益不需大张旗鼓,只要润物无声,不应好高骛远,只求力所能及。

引领公益高歌猛进,

呵护“绿芽”破土而出

2006年,蔡文方回到国内,来到中山大学就读EMBA,并从事管理咨询顾问方面的工作。但此时她的心已经在向公益圈慢慢靠拢,开始安排更多的时间来关注身边的社区生活、关怀亟需帮助的弱势群体。

2010年,蔡文方所居住的小区发生了一桩惨案:一个爸爸在教育孩子时失手将他打死,一条脆弱的生命就此逝去,令人唏嘘。虽然这样的极端事件只是个案,但也凸显出反对家庭暴力、合法保护儿童等社会工作的紧迫性。于是,蔡文方开始联合其他志愿者在小区内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包括进行科学育儿的宣传、教育有暴力倾向的家长、救助受到虐待的儿童等等。

但是随着工作逐渐深入,蔡文方也清楚意识到,散兵游勇式的行为往往不可持续,而且在没有固定机构、没有规范制度的情况下,经常依靠的就是“带头人”的号召发动,而一旦带头人由于各种原因撤出了,项目也就基本搁浅了。

“所以我就想一定要通过登记注册的方式,让我们的组织正规化、合法化。那一阵我跑了很多地方,不断进行努力,幸运地赶上广东发布政策,允许民间社会组织进行注册。所以我就联合身边的另外3位母亲和1位父亲,共同发起成立了广东省第一家关爱儿童的民间机构——‘广碧关爱儿童中心。”

果然“广碧关爱儿童中心”成立之后不负众望,参与了多起儿童受虐事件的救助,比如轰动一时的女孩彤彤惨遭继母虐待的案件。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广碧关爱儿童中心”积极帮助彤彤寻找妈妈、搜集证据、聘请律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让很多人对NGO刮目相看。

之后,蔡文方又一鼓作气,作为主要发起人,推动成立了“爱笑天使动物保护中心”“宜居广州生态环境保护中心”“荒岛图书馆”等社会组织,帮助了一大批有需要的人们。

有时候所有的事情都像铺垫,只为等候一个重要时刻的来临。2012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蔡文方结识了从事乡村妇女发展工作二十余年的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谢丽华,她们之间一次短暂却又深入的谈话,成为“绿芽基金会”能够厚积薄发、破土而出的重要契机。

“这位谢大姐真的不简单,做农村妇女工作很有方法。谢大姐告诉我,‘在农村开展项目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接地气,让农民们乐于接受,其他的我们不敢保证,但至少有一点,在‘北京农家女帮扶的地方,没有一个小孩被动失学,没有一位老人自杀身亡!我觉得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从她的身上我受到很大鼓舞,也学习到很多有效方法,想做的事更加清晰了。”

有了目标,即刻行动。2013年3月,蔡文方拿出40万元,同时发动自己身边其他7位热心公益的人士,共同筹措资金200万元,正式成立了广东省绿芽乡村妇女发展基金会。

这是一家面向广大农村妇女儿童(包括进城的流动妇女儿童)的公益组织,致力于从文化生活、健康卫生、权益保障、能力建设等多方面关注乡村妇女儿童群体的发展,通过资助或者执行相关项目,引导和支持乡村妇女改善生活状况、发挥自身潜能、参与公共事务。

我问蔡文方,为什么要把目标放在农村,关注农村的妇女儿童呢?

蔡文方回答说:“一是因为在之前的社会工作中,我接触到很多弱势群体,发现他们的一些境况不容乐观;还有一个原因是在2008年的时候,我曾经陪同我父亲回到他的老家,当时的初衷是买一块地,建一栋房子,让他能在这里安心养老,落叶归根。但去到之后却发现实际情况和想象中的差距太大——城市人没有土地的购买权,只能租用,权益很可能得不到保障。而且整个村里垃圾乱扔、污水横流,还有一家小水泥厂在偷偷开工,乌烟瘴气……城市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不该眼睁睁看着农村就这样凋零破败,农村的妇女和儿童也有好好生活的权力,我希望帮助他们做一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规划目标志存高远,

展望未来孕育希望

“想去帮助别人也不能贸然行事,所以我们最初开展工作的方法就是先培育一些妇女骨干,让她们再去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可是要取得这些农村姐妹们的信任并不容易,因为平时关心她们的人太少了,所以开始她们会怀疑我们干这些事情的动机,但是当她们慢慢发现这些都是对她们自身和孩子有利的事情的时候,很快就会报以很大的热情。这个过程不容易,但是很有收获,我亲眼看到很多原来习惯于低着头、不出声的妇女,开始变得开朗自信,敢于主动自我表达,我相信这种改变的影响将会非常深遠。”

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蔡文方的视野变得更加开阔和高远,她希望能寻求一条普遍适用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工作方法,并以此为范本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推动中国农村现状的改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蔡文方告诉我,她一贯反对的就是单纯依靠给钱给物进行扶贫的做法,绿芽基金会的工作就是要从人心入手,从善治入手,一点一滴地积蓄促使乡村进步的内在力量。于是位于广州从化北部山区的乐明村成为了他们的第一块“试验田”。

和许许多多的普通乡村一样,乐明村并不具备能够立即加以利用的自然景观或人文资源,所以如果要帮助这里的农户改变现状,不能急功近利,必须深耕细作,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发展路径,比如发展乡村旅游或是生态农业。

蔡文方说:“我们在乐明村做的第一件事是推行‘垃圾不落地,因为环境的改善是最显而易见的,也将有助于使村民树立信心,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身的生活。村子里有一条石头溪,也是流溪河的水源地,但之前河道里到处都是农药瓶、塑料袋等各种垃圾,大家都很厌恶但是谁也不想去主动保护。所以我们就和阿拉善SEE珠江中心合作,清理垃圾、修整村容,通过让他们‘不随便扔垃圾这件小事,改变村民的生活习惯,把乐明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洁净乡村,也为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打下了基础。”

之后,绿芽基金会又在乐明村推广了“乡村美厨娘”“源味厨房”“半乡学堂”、生态种植、妇女赋能培训、“良源物予”农产品开发等系列行动,使这里的自然环境、村民的精神风貌乃至经济状况都有了极大的改变。

2014年,蔡文方结识了台湾的农业博士蔡旺根,蔡博士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提倡用农家肥代替化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不过如果采用他的方法堆肥期要长达3个月,操作起来会有很大难度,农民们都觉得不太实用。”虽然合作没有成功,但至此生态种植的理念也在蔡文方心中扎下了根。

2015年,就在村里开展工作时,蔡文方偶然又遇到了一位广州的专家袁兴穗,他采用的方法和蔡博士类似,但是沤肥的时间只需要7~15天。而且袁兴穗所倡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包括微生物肥料、养殖零排放和土壤重金属处理等多项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在农业种植中普遍存在的环保问题。

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蔡文方提供了一亩多土地给袁兴穗进行实验,结果效果还真是不错,这也让一些村民开始跃跃欲试。为此,蔡文方安排袁兴穗在乐明村开展了一场讲座,专门解答村民的疑问。在讲座上,当得知通过技术改良,可以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又能增加经营收益时,农民们都争相提问,场面十分热烈,这让蔡文方和袁兴穗意外之余也颇感欣慰。

2017年3月,在蔡文方的支持下,袁兴穗带着技术来到了同样作为绿芽基金会项目基地的惠州市龙门县王宾村。工作人员首先对这里的农田进行了检测,结果数据显示土壤的重金属含量普遍超标,于是袁兴穗的技术团队多管齐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作物长势良好,不但重金属含量全面达标,硒的含量也高于其他产地的同类品种,

“今年袁专家的技术已经升级到3.0版本,就是连7天的沤肥时间都不再需要,只需要把树叶、杂草这些平时清理出的‘垃圾直接倒在农作物的土壤上,再放上合适的菌种,就变成了现成的肥料,非常方便。乐明全村有1500亩农田,今年拿出768亩进行尝试。有了王宾村的成功范本,我相信乐明村也会带给大家惊喜的。”说到乐明村的未来,蔡文方笑容满溢、信心满怀。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绿芽基金会共筹得约1200万捐款,其中有65家捐赠机构和570多位捐赠个人。为留守与流动妇女儿童以及服务留守或流动儿童的中小学教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多种人群提供帮助,辐射范围涵盖广东、贵州、安徽、湖南、浙江等多个省份。

对于关爱儿童的成长,“绿芽”仿佛是一盏指路明灯。2017年,他们推出了全国第一套儿童性教育动画视频“丁丁豆豆成长故事”;“支教带上性教育”项目累计支持团队共1096支,为乡村儿童开展性教育活动共计1131场,服务儿童超过38万人次。同年,绿芽基金会被广东省全省性社会组织评估委员会评为广东省5A级基金会。

面向广大农村女性,“绿芽”又如同是一场及时好雨。截至2017年,“绿芽农家女”项目建立了50个微信群,涵盖6054名群成员;开展32次线上活动,听课人次达到34000多人;举办了26场专家讲座和3场专题活动,吸引了112名乡村姐妹投稿;资助了10个小额实践项目;推出4期电子双月刊——《乡伴》;为农村姐妹提供一对一心理辅导服务,帮她们答疑解惑、劝解疏导……

蔡文方深知,“绿芽”每迈出的一小步,可能对于这些留守儿童、农村女性来说,就能成就他们人生中的一大步。所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在未来的N个5年里,蔡文方还将带领“绿芽”坚定而踏实地走下去,变成春雨,化作春泥,守护成长,孕育希望。

分享到63.3K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随机文章